但你們可曾想過,比起數十年前,這年頭有越來越多的免費服務、產品,這些企業難道是佛心來的嗎?
營利事業不是慈善機構,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即便是慈善事業也不會隨隨便便提供免費的午餐給一般大眾,即便有,背後也是有個目的存在。
Facebook和現代大多數的網站一樣,都是透過數位廣告維生,消費者的個資對於廣告業者來說,有著相當龐大的含金量。蒐集、整理用戶個資,再透過贊助商的付出的廣告費來獲得營運資金,是Facebook生存的方式。
至於Facebook個資外洩事件,相信大家都很好奇這個問題,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其實都是你自己同意的。」
不信的話請見下圖:
是否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呢?有的話,你的個資可能已經外流了! |
首先,想請教各位在使用各項金融、保險、電信服務、網路工具、遊戲等免費或付費產品之前,對方提供的那份冗長合約或是隱私政策條款,有多少人是在仔細閱讀之後才簽名或按下同意按鈕?
相信多數人為了立即享受企業提供的服務,5秒內就會點擊「我同意」、「下一步」或簽下大名以取得服務。
接著,我們來看看Facebook 執行長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在美國國會聽證會的片段:
從聽證會影片中看見,當參議員對馬克提出「Facebook將我的數據分享給誰?」這個問題時,馬克的回應是「你自己登陸的app,並提供了明確同意選項(You signed into those yourself, and provided affirmative consent.)」。
由此可見,個資的流出,確實是你自己同意的!
免費的最貴 不花錢的代價
數位科技時代帶來了許多改變,FB、Google等各大企業提供了多種免費服務,但相對的,我們得犧牲掉部分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例如興趣喜好、個資、時間等等。當然,在奪走這些"個人物品"之前,企業也不忘告知你「我們需要取得您的同意,才會取用這些資料」,所以一切都是經由你的"個人意志"同意的。
這樣的行為非常霸道,但身為消費者的你,通常只有幾條路可以選:
第一,同意出賣自己的
第二,付費使用。
第三,不爽不要用。
甚至當你開啟常用的網頁瀏覽器時,不需要點選任何同意按鈕,也會被企業透過cookie記錄下瀏覽網頁的習慣,這就是為什麼當你搜尋過某些關鍵字詞後,就會看見許多相關廣告出現在其他頁面上的原因。
一般的使用習慣被運用在數位廣告上,還算是小事,頂多就是將使用者的資料被列入大數據分析中的一小筆樣本,偶爾被迫收到一些廣告訊息罷了。
若是按下同意後,被送去改造成人形蜈蚣時還無法拒絕,才是真正可怕的事!
2012年的南方公園就曾演過凱子按下同意按鈕後,自願成為人形蜈蚣pad的諷刺劇情。現在再來看FB的事件,讓我們再次見證了南方公園劇組未卜先知的特異功能。
(圖片來源:South Park S15E01: HUMANCENTiPAD) |
說到底,在這個數位科技如此快速成長的年代,要根本避免個資、隱私外洩的解決方法,大概只有遠離人群、拒絕使用網路,獨自生活在荒郊野外吧。
消費者的行為其實是:口嫌體正直
越來越多的個資外洩事件搞得人心惶惶,但根據市調報告,消費者其實是相當願意提供個資(或不自覺的被提供個資),來換取更適合自己的的廣告訊息。當然這個說法也有可能是媒體、市調公司或廣告業者為了說服廣告主投放更多的廣告所編出來的說法,但不得不說,當一個謊言編織得夠完美,能說服多人的時候,謊言也可能變成事實。
從古代商人給予熟客優惠,到現代VIP、會員卡制度的建立,讓消費者對品牌更加忠誠。透過觀察顧客的消費模式,提出更好、更適合不同消費者的優惠專案,這些行為不也是另一種用自己的個資換取更多的回饋的模式?
換句話說,消費者們整天抱怨自己的個資外洩,卻又希望企業能夠了解他們,給他們更多好處。能做到不用透過個資又能了解顧客心裡想什麼,大概只有上帝或seafood能做到吧?
總之,多數人遇到了填寫資料換取折價券或小贈品的活動時,還是義不容辭地搶著填寫個資。
消費者最真誠的一面是:利益當前,管他什麼個資外洩還是時間成本,通通拋在腦後。等到出狀況再來靠么大公司、爭取消費者權益就對了!
廣告與媒體的生態消長
這些年來,因為時代的演進速度越來越快,各大廣告媒體的消長也跟著加速,新舊世代交替越來越顯著。六大媒體廣告量2013-2017比較,截自凱絡媒體週報圖表 |
從上表可見,這幾年的六大媒體廣告總量並未增加,家外、電視顯示出微幅衰退;廣播、雜誌、報紙則是明顯衰退,而數位廣告卻是大幅成長!
※題外話:敝部落格上也有幾位乾爹贊助的數位廣告banner,若有看到自己剛剛才搜尋過的產品,或是類似的產品,不要懷疑,是乾爹們貼心為您準備可能感興趣的再行銷廣告內容,建議您可以多加利用。
(電視廣告不死,只是變得低級。上圖為貝殼seafood向業者提出的良好示範廣告案例)
在還沒有網路的年代,企業只能大概了解媒體受眾、屬性,或根據市調公司的分析報告來選擇「可能」適合的媒體來投放廣告。
而這幾年崛起的數位廣告,比起其他傳統媒體,更能將消費者的輪廓描繪清楚,並直接將顧客導向購物終端,讓企業將行銷費用花在刀口上。再加上成本低於其他媒體,以及可得到明確的數據報表等優點,讓這幾年數位廣告快速成長,搶食傳統媒體的大餅。
但數位廣告的快速崛起,不代表傳統媒體將完全沒落,而是一種去蕪存菁的現象。定位清楚的傳統媒體,仍有不少品牌主搶著買廣告版位。甚至有些傳統媒體運用自己的品牌優勢跨入數位領域,多了更多的銷售版位。
而那些小眾媒體,若沒有足夠聲量,只要擁有明顯樣貌受眾,仍能吸引聰明、有明確產品定位的企業主找上門來。
企業主也不需要將所有預算投放在網路廣告上,適時地運用不同媒體管道接觸消費者,才能達到加乘的宣傳效果。
好比電商平台的業者,也該透過電視、家外、平面、廣播等多方管道累積品牌知名度,建立起品牌印象後,才運用數位廣告將消費者導向購物位址;
實體通路業者,就更別放棄各種在地廣告形式,並以明確TA投放數位廣告為輔,才能有效引導消費者前往。
隨著科技快速的演進,「虛實整合」的能力,不斷考驗著品牌業者和媒體採購人員的功力啊!
FB個資外洩解決辦法
雖然大家可能已在不知不覺中,授權了不少FB應用程式去蒐集我們的資料作為商業用途,但這不代表個資將擁有被他人使用。您可以選擇到以下連結,將不希望被存取資料的應用程式移除。
但移除前請考慮清楚,移除後也會將您原先玩遊戲的資料或其他資訊刪除,若是想繼續使用,就還是得提供授權給廠商,請自行斟酌。
※FB應用程式與網站
https://www.facebook.com/settings?tab=applications
至於Facebook這次惹上如此大的風波,已陸續有些作為要用來安撫用戶和投資者們。但若是各位仍然想著要使用免費的服務又不想付出任何代價,能找到如此佛心來的企業,請記得通知我。
若是你不想被廣告追蹤偏好、習慣,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到以下頁面更改設定。
廣告偏好設定:https://www.facebook.com/ads/preferences/?entry_product=ad_settings_screen |
但是,這不代表你能夠封鎖Facebook上的廣告,而是廣告主無法根據你的興趣喜好,投放適合的廣告到你的Facebook上。若是非常注重自己的隱私,也不介意看見一些不感興趣的廣告,可以自行更改設定。
畢竟,就算你不提供任何資料,臉書還是得賣廣告養活全公司的人啊。
貝殼seafood箴言
人們總在犯錯的時候為自己找藉口,在委屈的時候拿別人開刀。多數人不愛思考今天為什麼會發生個資外洩或年金改革的窘境,以及該如何解決問題,避免未來再犯相同錯誤。
今天人們不看使用條款內容,便同意將自己的個資送給企業,等到事後發現問題時,再趕快和八百壯士一樣跳出來爭取權益、捍衛尊嚴。
反正只要大吵大鬧,不需動腦,就有機會得到糖吃。就算得不到糖,也能把自己犯的過錯推給萬惡的政府和企業,成為委屈的受害方,博取他人同情。
人類自詡為萬物之靈,再看到這些的不理性的行為時,便覺得人類真是地球上最有趣的生物了。
延伸閱讀
《這麼落落長的「我同意」!知名APP們的使用條款展》 - 動腦新聞人生就要不斷地A/B TESTING!從數位廣告投放學習人生規劃
2018.05.08
0 回應:
張貼留言